在世界舆论高度关注的货币战争硝烟背后,到底在发生什么样的战争?是汇率博弈,还是贸易保护?是全球经济再平衡,还是美国内伤国际化?实际上,全世界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发动这场货币战的是美国,手段是所谓的“量化货币宽松政策”,宣传口号是“反汇率操纵”、“反贸易保护”、促“全球经济再平衡”。
美联储“开闸印美钞”─〉市场流动性过渡泛滥─〉“热钱”大规模流向高收益国家─〉他国资产相对美元升值、产生“输入性”通胀—〉部分国家被迫干预外汇抵抗
早前举行的首尔G20峰会上,东道主韩国希望各国能就汇率问题达成共识。但汇率问题,注定了成为此次大国聚会上涌动的不和谐暗流。
伯南克“豪赌”
未来8月美联储放水6000亿美元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说:“我们没有试图创造通胀。我反对为影响经济而将通胀提高至超正常水平。但美联储致力于‘双重使命’即通胀与就业)因而必需避免物价落至稳定水平线下。”
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在会后声明中指出,将在2011年二季度结束前购买6000亿美元长期国债,即每月购买大约750亿美元。
此外,美联储还将责成纽约联储公开市场交易办公室将此前购买机构债和机构抵押贷款支持债券的收益再投资于国债,金额大约为2500亿至3000亿美元。这样,美联储在2011年第2季度结束前总计将采购8500亿至9000亿美元的国债,是第一轮量化宽松政策中购买国债金额的近3倍。
美联储还表示,根据预测,经济复苏步伐依旧缓慢。消费支出虽然逐步增加,但继续受到失业率居高不下的抑制。通货膨胀将可能在一段时期内继续受到抑制。鉴于失业率长期过高、通货膨胀率过低,美联储承诺在较长一段时期内将短期利率维持在纪录低位不变。
扫描二维码
获得房产一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