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2年,10例霍乱病例被查出患者被隔离。伤寒的有123例,其中43例在新南威尔士州。
也有1323例结核病,4例麻风病和1例日本脑炎。
根据国家的呈报传染病监测系统表明,已经超过五年没发生过的白喉病,被4例白喉患者再次带入。
甚至十年前从澳大利亚大规模免疫接种计划后根除的小儿麻痹症病毒,被2007年回到澳大利亚一名19岁的巴基斯坦学生,重新带回来。
国家免疫研究和监测中心的Peter McIntyre教授说,因为没有一个对这些疾病有效的筛查程序,这就是为什么警惕免疫程序仍然鼓励。
"我们不能查出小儿麻痹症,这是我们所关心的许多病症之一。因为许多人得了小儿麻痹但却没有症状,所以我们无法得知什么时候我们才不用接种疫苗。这很难,但是已经被控制。"
现在只有对肺结核的筛查程序,McIntyre教授说:“有充分的结核病筛查,如果你是来自结核病高发国家,你必须做一个胸部X射线检查。”
他补充道筛选程序不是最完善的,因为有的人可能在长达一年的时间内没有任何症状。
一个23岁的詹姆斯库克大学的医学学生在中东染上伤寒,于1月份死亡。2011年一名没有免疫的年轻昆士兰女子死于其男友从亚洲带来的白喉病毒。
AMA很不安儿童的疫苗接种率较低,因为去年在悉尼西南部超过100名儿童由于免疫力低,而被入侵的麻疹病毒染病。
注:
霍乱( cholera)是一种烈性肠道传染病,两种甲类传染病之一,由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污染水和食物而引起传播。临床上以起病急骤、剧烈泻吐、排泄大量米泔水样肠内容物、脱水、肌痉挛少尿和无尿为特征。严重者可因休克、尿毒症或酸中毒而死亡。在医疗水平低下和治疗措施不力的情况下,病死率甚高。
白喉(Diphtheria,来源于希腊语διφθερα (dipthera),意思是“隐藏的皮革”)是一种由白喉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秋冬季。临床症状为咽炎,低烧及黏附在扁桃体、咽部,或鼻上的黏膜(属假黏膜)。另一种比较轻度的白喉只会病发于皮肤上。致病菌为白喉棒状杆菌(兼厌氧性)革兰氏阳性细菌。但要注意的,虽然中文及英文上名称相似,但病发于皮肤上的白喉(白喉棒状杆菌)跟其中一款会引致暗疮的类白喉(Diphtheroid)痤疮丙酸杆菌是不同的。
白喉拥有极高的传染性;它能透过直接身体接触或呼吸带菌者的气体分泌物而散播。白喉曾是相当普遍的疾病。近年由于大力推行免疫注射,在发达国家已甚为少见。以美国为例,1980年至2004年总共只有57宗白喉病例。现时美国所有学童都必需接受白喉、百日咳、破伤风三合一疫苗注射。而成人方面,疫苗需要与促升剂量并用,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疫苗的效力会逐渐下降。对于需要前往一些白喉病源未被根除的地区的人,三合一疫苗更被建议需要注射。
脊髓灰质炎(英语:Poliomyelitis、Polio)又译急性灰白髓炎、小儿麻痹(infantile paralysis,取自日语)。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可感染人类之病症。病毒通常经口鼻传播,并感染脊髓神经之灰白质。数日间可引致手脚麻痹,以致残废,严重者可致死亡。这个病症通常为五岁以下之儿童被感染,现已有脊髓灰质炎疫苗预防。
扫描二维码
获得房产一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