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税局】
经营报刊店、外卖店和蔬果店等小生意的东主,或者是开计程车为生的职业司机,顾客很多时候都是支付现金,而且未必会要求给予收据。澳洲税务局(ATO)为了协助小生意履行纳税责任,并识别未有如实申报所有收入的个人或公司,故此为超过100种小生意制订了“对比基准”(Small Business Benchmark)。
所谓的对比基准,就是税务局参照报税表、业界人士和商会提供的资料,为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公司,所设定的成本占营业额参考比率。倘若一间公司的生意比率偏离了对比基准范围,便可能会遭到税务局查核账目。
在现实的商业世界里,就算是同一类生意,如果经营环境不同,例如是开店位置或产品质素有别,生意额都可能会出现颇大差别。税务局会否单凭参考对比基准去做决定,而忽略了其他因素?
此外,税务局怎样筛选抽查账目的对象?小生意经营者假如不认同税务局的判决,又有何上诉途径?
关于上述种种疑问,《财富一周》专访了税务局发言人,让一众小生意经营者可以就对比基准有更深入的了解。
扫描二维码
获得房产一手资讯